- 意大利语A1班
- 意大利语A2班
- 意大利语B1班
- 意大利语B2班
- 意大利语C1班
- 意大利语A1-A2班
- 意大利语B1-B2班
- 意大利语500课时
- 意大利语680课时
- 0基础—欧标A1
- 0基础—欧标A2
- 0基础—欧标B1
- 0基础—欧标B2
德语学习:从谓语分析德汉语言与思维差异
来源:明好教育2016-05-10 16:11:42您是第位阅读者
谓语是对主语加以陈述,说明主语是什么或者怎么样的句子成分。一般情况下,句子都包括主语部分和谓语部分。许多德语语言学研究者认为,谓语一方面在句中起“联结和调整的作用”,一方面又可以决定句子的意义。因此不论是从语法角度还是语义角度,谓语在德语句子中都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根据德语中动词谓语的性质,谓语可以分成动词谓语和半动词谓语。下面进行简要介绍。
1、 动词谓语
动词谓语表达动作、过程或者状态。充任动词谓语的动词分为一下几类:
(1)独立动词:
Die Blumen blühen. 花儿在开放。
(动词blühen充任谓语)
Man setzt die Sitzung fort. 人们继续开会。
(可分动词fortsetzen充任谓语)
Das Boot schlaukelt auf den Wellen. 小船随波摇晃。
(动词schlaukeln及其所支配的介词结构充任谓语)
(2)情态动词+独立动词(即不定式)
Er will die Zeitung lesen. 他想要读这张报纸。
(情态动词wollen <will是变位以后的形态>与动词lesen充任谓语)
(3)谓语动词(指需要句子变位的动词)+zu+独立动词(即不定式)
Du brauchst nur das zu wiederholen. 你只要复习这个。
(谓语动词brauchen+zu+独立动词 wiederholen共同构成谓语成分)
(4)谓语动词+词组(构成固定搭配)
Das Theater brachte das Stück zur Aufführung. 剧院演出此剧本。
(谓语动词bringen与介词词组 zur Aufführung作为固定搭配,共同构成 谓语成分)
2、 半动词谓语
由系动词和表语构成的谓语成为半动词谓语。表语是对主语的说明。常用的系动词包括sein(是),werden(变成),scheinen(看上去)等。在词类动词后可以充任表语的有:
(1) 名词
Er ist Student. 他是大学生。
(系动词sein<ist是变位以后的形态>与名词Student共同构成谓语。)
(2) 形容词或分词
Seine Tochter ist begabt. 他女儿有才华。
(系动词sein与形容词begabt共同构成谓语形容词)
(3) 代词、数词、副词、比较成分
Das waren wir. 这是我们。
(系动词sein<waren是其过去式> 与代词das共同构成谓语)
Wir sind insgesamt fünfzehn. 我们总共15人。
(系动词sein <sind是变位以后的形态>与数词fünfzehn共同构成谓语)
So ist es. 这只能是这样。
(系动词sein 与副词so共同构成谓语)
Sie ist wie ein Kind. 她像个孩子。
(系动词sein 与比较成分wie ein Kind共同构成谓语)
(4) 带zu不定式或从句
Das scheint die beste Lösung zu sein. 这似乎是最佳解决方法。
(系动词scheinen 与不定式zu sein共同构成谓语)
Das Wetter bleibt, wie es gestern war. 今天天气与昨天一样。
(系动词bleiben 与从句wie es gestern war共同构成谓语)
通过上述对于德语谓语成分的分析和举例,我们可以发现不管是动词谓语还是半动词谓语,动词都是不可缺少的谓语成分,并且谓语动词总是在句子中占据固定的位置,即第二位,成为句子的核心。而与谓语动词发生关系的其他成份都是以它为中心运转的。
在汉语里,谓语多半也由动词构成,但其他非动词的词类也可以担任谓语。基本可以分成四类:
(1) 动词作谓语
花开了。 Die Blumen sind aufgeblüht.
(注:德语对应句中谓语为动词sein)
在动词作谓语中有一种特殊情况。词类句子中谓语是两个或一上,呈连续关系。如:
大家热烈鼓掌欢迎客人。
Alle klatschen herzlich Beifall, um die Gäste willkommen zu heißen. (注:德语对应句里运用了前面提到的谓语动词(指需要句子变位的动词)+zu+独立动词的结构,谓语动词唯一,并且支配不定式)
(2) 名词作谓语
四川好地方。 Sichuan ist ein reiches Gebiet. (同1注)
(3) 形容词作谓语
德语很难。 Die deutsche Sprache ist schwer.(同1注)
(4) 小句作谓语
老李嘛,他肯帮别人忙,别人肯帮他忙。
Lao Li ist derjenige, der den anderen gern hilft, und dem die anderen auch sehr gern helfen.
(可以看到汉语中用小句来作谓语对主语加以陈述,而德语对应句则不得不用上文提到的系动词+从句的半动词谓语形式,仍保持着谓语动词的特殊中心地位)
二、 德语与汉语谓语对比
通过上述对于德语与汉语中谓语成分的逐一分析,我们发现,德语中没有动
词就构不成谓语,而汉语中能做谓语的词类很多,除了动词还可以是名词、形容词、小句其他三种。在名词、形容词作谓语的句子里,根本没有动词。而小句中虽然含有动词,也它也只局限在所子的小句中,对整个句子不起任何作用。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没有动词的谓语对于德国人来说几乎是不可能的。
德语中谓语必须由动词充当,并且谓语动词必须在人称与数上与主语保持一(即变位),而且谓语动词承担了时态、语态种种的变化以表达句子的含义,因而成为句子的核心。“由于动词成为句子结构的核心,支配句子其他成分,这便使得德语句子形成了著名的框架结构。在框架结构中,谓语动词张开一定的空位,由名词、代词、形容词、介词、副词、动词不定式或从句等来填充,造出复合语法的句子来,从而以造成谓语动词为核心来支配整个句子结构的格局。”(钱文彩《汉德语言实用对比研究》,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1,P454)
需要进一步说明的是,根据著名的德语语言学家恩格(U. Engel) 在《现代德语语法一书》中所述,谓语动词所支配的成分可分为补足语和自由说明语,前者是指谓语动词所规定必须出现的句子成分,每一个动词所支配的补足语是固定的;而后者则是与动词不直接相关的成分,不受动词支配,因此不影响整个句子的语法正确与否。这就是著名的德语配价语法。
赫尔比希提出以下八种句法成分是补足语:主语、四格宾语、二格宾语、三格宾语、介词宾语、状语、主语表语、宾语表语。(德语有四个格,此处因篇幅原因不多赘述。),补足语是动词的配价成分,根据补足语的数量来界定动词的配价能力。多数动词涉及两价或以上。
此处举例说明:
Der Lehrer unterrichtet Musik. (这位老师教音乐。)其中Der Lehrer(这位老师)是主语补足语 ,Musik(音乐)“教”的宾语,也是第四格补足语。可以想像,一旦将其中的补足语去掉,句子从语法和语义上都造成了不完整。而如果在这句话里有诸如“授课的地点”这样的地点状语,显然不会影响整个句子的原来结构和主要意思的表达。因此动词unterrichten必须有的是一个主语补足语和一个四格宾语补足语,为二价动词。
有些动词为三价:Er gibt mir einen Apel.(他给了我一个苹果)同理,动词geben(“给”,gibt是其第三人称变位)必须支配一个主语补足语(句中为er,“他”),一个三格宾语补足语(mir,“我”)和一个四格宾语补足语(einen Apel“一个苹果”)。
不同动词的配价能力不同,此处就不一一列举了。
三、 德汉语语法特点体现的中德思维方式的差异
根据上文对于德汉语谓语成分的分析和对比,不难发现德语句子的一大特点
就是强调结构,以动词为中心控制句子的各成分,以“形”统“意”。一般情况下动词配价是固定的,甚至有些死板,因此这也是德语学习中一大难点。但是从另一个方面看,这也反应了德语语言的严谨性,注重结构形式的完整和逻辑的合理。其实整个德语的语法体系都充满了这种严谨的、精确的特点。德语界资深教授张玉书曾说:“德语的句子凭着变格变位巧妙地连缀起来,延伸成长达十几行的复杂的句子,把丰富的思维、缜密的论据、大师呕心沥血的巧思和哲人们长年深思的结晶,汇成一个整体。”(《德语学习》2001年第2期)
语言是思维的载体,语言上体现的特点也反应了一个民族的思维特点。而德语民族亦以其严谨的个性闻名于世。著名翻译家高年生说:“……德国人是一个崇尚科学思辨、做事认真彻底的民族,这种个性也在语言中得到反映,语言表达要求精确和一丝不苟,不能模棱两可,因此种种貌似繁琐的变化都是有其存在的理由的。”(《德语学习》2001年第6期)
相对而言,汉语谓语的构成很有灵活性,不刻意追求句子结构形式上的完整,以意义的完整性为目的。可谓以“意”统“形”。
从前文对于汉语谓语成分的分析中或是日常生活经验中可以感受到:“汉民族思维重综合而缺少分析”,因此句子成分之间的关系就较多是靠‘意合’来体现的,缺少严格的结构形式制约。”(沈阳,《语言学常识十五讲》,2005,P431)。而这种语法上的重整体性与中国历史上向来主张的“天人合一”的境界是相对应的。
从谓语成分角度分析和比较德汉两种语言的差别以及两个民族各自的思维特点,我们发现德国人严谨,做事一丝不苟,注重逻辑;中国人注重整体性思维,注重灵活简洁,善于从整体上来把握事物。
广而言之,在全球化浪潮席卷世界的当今,随着交流的增加,各民族思维方式上的碰撞不可避免。求同存异的基础是互相理解,而从语言角度来深入了解一个民族的思维习性乃是一条有效途径。毕竟,深层次的沟通和理解是建立在互相了解的基础上的。
学德语、考德福,来明好德语培训!
总部校区:杭州市拱墅区莫干山路122号坤泽荟金座3楼明好教育(地铁2号线19号线沈塘桥站楼上) 转塘校区:转塘象山国际艺术区1幢1单元10楼 小和山校区:西湖区留和路-浙江工业大学屏风校区语林楼 下沙校区:下沙校区